理论
“纪巡审”贯通协同拓展监督深度广度
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,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,把纪检监察同对基层巡察结合起来、同各方面监督统筹起来。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监督、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,三方互补互促,形成沟通协作、发现问题、整改治理的工作闭环,持续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,不断释放基层监督治理效能。
健全协作机制,凝聚监督合力。姑苏区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理念,建立健全区委巡察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完善巡察发现问题线索“巡纪会商”工作制度,研究制定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巡审协作的工作规程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审协作的意见》等,推动共商重点问题、共享监督信息、共用监督成果,深化纪检监察机关、巡察机构、审计部门协同联动。三方联合开展“纪巡审”联学活动,组织业务骨干,建立人才库统筹调配机制,根据重要案件、巡察任务、专项审计等工作需要,集中抽调人员,在联动监督中,切实从人员、资源、信息等方面加强全链条对接、全过程联动,推动构建同频共振、相互支撑、衔接顺畅、配合高效的监督格局。
坚持问题导向,深化监督联动。姑苏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区纪委监委系统梳理专项监督、信访举报、案件查处等情况,以“面对面”通报和书面通报等方式,向巡察机构、审计部门及时提供相关单位的日常监督和党员干部问题线索情况,提出需要深入了解的重点问题,助力巡察和审计进驻后抓住关键、直奔主题。区委巡察坚守政治巡察定位,瞄准被巡察党组织心怀“国之大者”、履职担当等重点方面情况,通过个别谈话、实地走访等形式,精准发现问题线索,依托“纪巡审”会商研判机制,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至区纪委监委。对涉及审计部门职责范围、确需核查审计的重要事项,商请区审计局开展专项审计,或结合年度审计项目实施开展核查。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,深刻把握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内在逻辑关系,以审计破题,为纪检监察机关和巡察机构开展监督提供参考。围绕审计报告中提出的财务收支、经济效益、财经法纪等方面的经济问题、经济责任,巡察用政治眼光分析研判,深入查找背后的政治责任、政治问题;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专责,循线深挖问题线索。
锚定治理靶向,提升监督效能。姑苏区持续延伸“纪巡审”监督链条,着力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。区纪委监委把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点,巡察机构把纪检监察机关、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纳入“回头看”监督内容,区审计局把纪检监察机关、巡察机构发现涉及经济领域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专项审计要点,三方在监督成果运用上接续发力,以“交叉式”监督全面掌握整改情况,对整改不力、进展缓慢的,通过约谈、专报、问责等方式确保整改落地落实。坚持联动监督“问诊”、集中整治“祛病”、长效治理“治本”,对于联动监督中发现的共性、深层次问题,区纪委监委结合典型案件对重点领域、重点单位的政治生态状况进行全面“体检”,开展行业性、领域性、系统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,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,运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、监督提示单等形式,紧盯职能部门责任落实,促进完善制度机制,堵塞管理漏洞,着力从源头防止腐败滋生蔓延。(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委常委,区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 王永学)